兹辰何太喜。 久雨见红日。 当其阴晦时,日未尝不出。 有物苦障之,云雾暗如漆。 谗夫蔽天明,忽去巷伯嫉。 泥污后土乾,归路赁驴匹。 山中可酿酒,自舂元亭秫。 预量小儿孙,时索梨与栗。 茅檐得霜晴,炙背阅书帙。 |
这首诗描绘了久雨之后红日出现的喜悦场景,同时表达了对于谗言和蔽日的忧虑,以及对于归途、家庭生活和自然景色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兹辰何太喜,久雨见红日”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看到久雨之后的红日的喜悦心情。这里的“兹辰”表示此时此刻,“何太喜”表达了诗人的极度喜悦之情。 接着诗人通过“当其阴晦时,日未尝不出”来表达,即使在阴晦的天气中,太阳也未曾消失,暗示了生活中的困境并不能阻挡希望的存在。 然后诗人通过“有物苦障之,云雾暗如漆”来表达,有些事物会阻碍我们看到太阳,就像云雾遮挡住天空一样。这里的“苦障之”表达了障碍之大,而“暗如漆”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的浓厚。 “谗夫蔽天明,忽去巷伯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谗言的忧虑,将谗言比作遮蔽天日的云雾,而“忽去”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这种蔽日的现象能够迅速消失。 接着的“泥污后土乾,归路赁驴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途的向往,通过“泥污”和“乾”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归途艰辛的想象,而“赁驴匹”则表达了诗人愿意付出努力回家的决心。 之后的“山中可酿酒,自舂元亭秫”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山中酿酒和自舂粮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 最后的“预量小儿孙,时索梨与栗”和“茅檐得霜晴,炙背阅书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于家庭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与儿孙们分享食物和在茅檐下晒太阳读书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家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谗言蔽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