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心心无愧,持身德有常。 施恩周里闬,植福遍僧坊。 入户书盈室,开樽客满堂。 清芬传后叶,看取桂枝芳。 |
这首诗《处心心无愧,持身德有常》是一首对人生道德和幸福观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于持之以恒的道德修养和无私奉献的追求。 首句“处心心无愧,持身德有常”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这里的“处心”,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想法和态度,“无愧”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行为的坚定信念,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坦荡和无愧于心。而“持身”则是指个人的行为和态度,这里的“德有常”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标准的坚守和执着。 第二句“施恩周里闬,植福遍僧坊”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无私奉献的追求。这里的“施恩”可以理解为给予他人帮助和关爱,而“周里闬”则是指整个社区和乡里,表达了作者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和善行扩展到整个社区,让更多的人受益。而“植福”则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为他人创造幸福和福祉,这种行为不仅能够为自己带来幸福,也能够为他人带来福祉。 第三句“入户书盈室,开樽客满堂”则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这里的“书盈室”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和热爱,通过不断学习和阅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而“客满堂”则表达了作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通过自己的善良和才华,吸引了众多朋友和追随者。 最后一句“清芬传后叶,看取桂枝芳”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这里的“清芬”可以理解为道德和品质的象征,“传后叶”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的美德能够传承下去,为后人树立榜样。而“桂枝芳”则是指成功和荣誉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修养、无私奉献、知识追求、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期待。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