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周凤隐止酒韵》

邃古奠堪舆,狉狉群鹿豕。
由蒙以至需,生人饮食始。
世值勋华初,人文日以起。
民用非酒醴,无以供祭祀。
遡求饮之源,日星著经史。
礼乐所以兴,寓意乎樽簋。
不讲乡饮仪,孰序燕毛齿。
不歌既醉篇,孰颂太平美。
时哉世味醇,泰和其在是。
人情纵则流,此弊何涯涘。
鲁薄攻邯郸,商湎祸妲己。
歌沈玉树荒,舞罢花钿委。
鸩毒死宴安,惜不慎坤履。
繁华有憔悴,高台倏荆杞。
恭惟崇伯子,垂训在晋旨。
戒荒明圣事,榷酤非所弛。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类社会从蒙昧到文明,酒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以及饮酒过量带来的种种问题。诗中以历史典故和人文风情为线索,赞美了酒在祭祀、礼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批评了过度饮酒带来的弊端。 诗的开篇,“邃古奠堪舆,狉狉群鹿豕。由蒙以至需,生人饮食始。”描绘了远古时期人类社会的蒙昧状态,人们过着野兽一般的生活,没有文明,没有礼仪。然后,“世值勋华初,人文日以起。”说明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文化的积淀。 “民用非酒醴,无以供祭祀。”说明了酒在祭祀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酒文化最早的源头。然后,“遡求饮之源,日星著经史。”诗人追溯了酒的源头,表明酒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礼乐所以兴,寓意乎樽簋。”诗人通过礼乐与酒器的联系,进一步展示了酒在文化礼仪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不讲乡饮仪,孰序燕毛齿。”也提醒人们,如果没有酒礼的约束,社会秩序就会变得混乱。 然后,“时哉世味醇,泰和其在是。”诗人赞美了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状态。但是,“人情纵则流,此弊何涯涘。”也警示人们,如果人情放纵,过度饮酒,就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弊端。 接着,“鲁薄攻邯郸,商湎祸妲己。”诗人通过历史典故,揭示了过度饮酒带来的国家败亡的教训。然后,“歌沈玉树荒,舞罢花钿委。”描绘了宴会后的荒凉景象,进一步展示了过度饮酒的负面影响。 “恭惟崇伯子,垂训在晋旨。”诗人通过赞美崇伯子的训诫,呼吁人们要谨慎对待饮酒,不要沉迷于酒色。最后,“戒荒明圣事,榷酤非所弛。”再次强调了戒荒的重要性,同时也反对过度管制酒的买卖。 整首诗通过对酒文化的赞美和批评,呼吁人们要理性对待饮酒,既要看到酒在文化礼仪中的重要作用,也要警惕过度饮酒带来的弊端。
创作背景
《和周凤隐止酒韵》是宋代的柴元彪创作的一组诗歌。和诗是与他人的诗相唱和而作,一般和诗都是依照原诗所作,内容上或相似或相关。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应与周凤隐的止酒诗有关。周凤隐写了止酒的诗,柴元彪则依照其诗进行和诗创作,内容上也与止酒相关。诗歌的具体创作背景,如为何周凤隐选择止酒,以及柴元彪为何以此事为题进行创作,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来了解。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孔门频建铸颜功,紫绶青衿感激同。
    一篑勤劳成太华,三年恩德仰维嵩。
    杨随前辈穿皆中,桂许平人折欲空。
    惭和周郎应见顾,感知大造竟无穷。
  • 2
    [宋]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
    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
    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 3
    [宋]
    苕溪之源流洞天,中有福地寿可延。
    山盘九锁到空谷,石间隐蹟知其仙。
    悬崖险阻不易到,来者悚观须有缘。
    道边兽石卧狮虎,庭下镜沼流潺湲。
    东游大涤阻天柱,西至石室飞寒泉。
    云房石磴络苔藓,疑是霞玉留花钿。
    嵌空上下不可数,晓猿夜鹤惊人眠。
    西林诗伯仙裔,落笔妙句今青钱。
    历穷巇嶮事幽讨,不畏蔓草矜蛇蜒。
    皈来诗篇壮青谷,好句屹崛参天全。
    何当约素秋晚,与公共醉洪崖巅。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