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声消迹已陈,危台今日压城闉。 麋游莫恨终亡国,谁把鸱夷载谏臣。 |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和文化的,通过对过去歌舞繁华的消逝和现今城门下沉重的城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那些曾经试图劝谏却不被听从的忠臣的同情。 首句“歌舞声消迹已陈”描绘了过去歌舞繁华的消逝,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这里的“歌舞声”可能指的是过去的繁华景象,也可能指的是过去的艺术和文化,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 “危台今日压城闉”描绘了现今城门下沉重的城墙,象征着历史的沉重和时间的无情。这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今社会的思考。 “麋游莫恨终亡国”一句,运用了典故,“麋游”可能指的是麋鹿一样的游荡,暗指那些曾经试图劝谏却不被听从的忠臣。“莫恨”表达了对这些忠臣的同情,他们试图改变现状,但却不被接受,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一句“谁把鸱夷载谏臣”则表达了对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的赞美和敬仰。“鸱夷”是盛酒的器具,这里用来比喻进谏之言。“载谏臣”则是指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的敬仰和赞美,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社会,推动着历史的进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今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今社会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人的敬仰和赞美。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好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