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州城北剑山东,甲士屯云骑散风。 旌旆遍张林岭动,豺狼驱尽塞垣空。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 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 |
这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争场面的诗,通过对剑山、旌旗、豺狼、雁、猿等自然景物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 首句“刀州城北剑山东”描绘了诗人的视角,他站在城北,远望剑山,山势险峻,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剑山,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一种肃杀之气,使人联想到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甲士屯云骑散风。旌旆遍张林岭动”描绘了战争的准备和进行。甲士们聚集在云雾中,骑兵们分散在四周,旌旗在林岭间飘扬,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和肃杀的气氛。 “豺狼驱尽塞垣空”一句,用豺狼驱尽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性。塞垣空,意味着战后的空旷和荒凉。 “衔芦远雁愁萦缴,绕树啼猿怯避弓。”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对动物的影响。衔芦的大雁因为害怕弓箭而不敢飞翔,绕着树木的猿猴因为害怕射出的箭而惊恐地躲避。这些生动的描绘,进一步增强了战争的紧张和残酷性。 最后,“为报府中诸从事,燕然未勒莫论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期望。他希望那些在府中决策的人,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功绩,而应该看到长远的影响,直到燕然山还未被攻克,就不要去谈论功绩。这既是对那些决策者的期望,也是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