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襄阳歌》

十年着脚走四方,胡不归一兮襄阳。
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
铜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麦当粮。
一条路入秦陇去,落日仿佛见太行。
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
歌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买剑倾家赀,市马吒生死。
科举非不好,行都兮万里。
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
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襄阳风土人情,表达诗人对襄阳的热爱和向往之情的诗。诗中描绘了襄阳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风俗习惯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首先,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的向往之情。诗人说“襄阳真是用武国,上下吴蜀天中央”,表达了对襄阳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襄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着,诗中描绘了襄阳的风土人情,如“土风沉浑士奇杰,呜呜酒后歌声发”,表达了襄阳人民淳朴、豪爽的性格和热情好客的风俗。 其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人说“人言边人尽粗材,卧龙高卧不肯来”,暗示了当时国家局势的动荡和人才的缺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科举制度的反思,认为只有通过科举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但同时也需要承担风险和牺牲。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襄阳人民的敬仰之情。诗人说“杜甫诗成米芾写,二三子亦英雄哉”,表达了对杜甫和米芾等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襄阳人民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襄阳风土人情的描绘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表达了诗人对襄阳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人才的渴望,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下一首
《梅花》
相关诗词
  • 1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2
    [南北朝]
    女箩自微薄,寄托长松表。
    何惜负霜死,贵得相缠绕。
  • 3
    [唐]
    广溪三峡首,旷望兼川陆。
    山路绕羊肠,江城镇鱼腹。
    乔林百丈偃,飞水千寻瀑。
    惊浪回高天,盘涡转深谷。
    汉氏昔云季,中原争逐鹿。
    天下有英雄,襄阳有龙伏。
    常山集军旅,永安兴版筑。
    池台忽已倾,邦家遽沦覆。
    庸才若刘禅,忠佐为心腹。
    设险犹可存,当无贾生哭。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