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 书中至味人不知,隽永无穷胜粱肉。 老夫享此七十年,每媿天公赋予偏。 清泉洗釜煎山茗,满榻松风清昼眠。 |
这首诗《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书中至味人不知,隽永无穷胜粱肉。》是一首描绘诗人简朴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的淡泊之情。 首句“茅檐一杯淡藜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饮食,以清淡的藜米为食,一杯藜粥就足以满足他的需求。这种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繁华生活的淡泊之情。 “有底工夫希鼎餗?书中至味人不知”,这里用“鼎餗”比喻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物质追求,而“有底工夫”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追求的质疑和批评。他认为,真正的滋味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世界的丰富。他强调“书中至味”,即读书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和丰富。 “隽永无穷胜粱肉”,进一步强调了简单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和丰富,胜过物质的丰富。这里用“隽永”形容这种精神上的满足,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老夫享此七十年”,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享受这种简单生活长达七十年,这不仅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肯定,也是对自己能够坚持这种生活态度的自豪。 “每媿天公赋予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天公的感激之情,因为天公赋予他简单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清泉洗釜煎山茗,满榻松风清昼眠”,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简单生活中的另一面,他以清泉煮山茗,以松风满榻为伴,享受着清昼眠的宁静和美好。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之情。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