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午枕》

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
书中至味人不知,隽永无穷胜粱肉。
老夫享此七十年,每媿天公赋予偏。
清泉洗釜煎山茗,满榻松风清昼眠。
作品赏析
这首诗《茅檐一杯淡藜粥,有底工夫希鼎餗?书中至味人不知,隽永无穷胜粱肉。》是一首描绘诗人简朴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物质的淡泊之情。 首句“茅檐一杯淡藜粥”,描绘了诗人简朴的饮食,以清淡的藜米为食,一杯藜粥就足以满足他的需求。这种描绘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繁华生活的淡泊之情。 “有底工夫希鼎餗?书中至味人不知”,这里用“鼎餗”比喻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物质追求,而“有底工夫”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追求的质疑和批评。他认为,真正的滋味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精神世界的丰富。他强调“书中至味”,即读书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和丰富。 “隽永无穷胜粱肉”,进一步强调了简单生活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和丰富,胜过物质的丰富。这里用“隽永”形容这种精神上的满足,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老夫享此七十年”,诗人表达了自己已经享受这种简单生活长达七十年,这不仅是对自己生活态度的肯定,也是对自己能够坚持这种生活态度的自豪。 “每媿天公赋予偏”,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天公的感激之情,因为天公赋予他简单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清泉洗釜煎山茗,满榻松风清昼眠”,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简单生活中的另一面,他以清泉煮山茗,以松风满榻为伴,享受着清昼眠的宁静和美好。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物质追求的淡泊之情。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内心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丰富。
相关诗词
  • 1
    [宋]
    平岸小桥千嶂抱。
    柔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
    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欹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
    茫然忘了邯郸道。
  • 2
    [当代]
    醇酒醉人春气味,酥油委地懒形模。
    日迟身困差无客,午枕犹堪了睡逋。
  • 3
    [宋]
    廉纤小雨养花天。
    池光映远山。
    蕙兰风暖正暄妍。
    归梁燕翼偏。
    芳草碧,绿波涟。
    良辰近禁烟。
    酒酣午枕兴怡然。
    莺声惊梦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