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凝霜皎如月,碧瓦鳞鳞冻将裂。 今夜明月却如霜,竹影横窗更清绝。 造物有意娱诗人,供与诗材次第新。 饥鸿病鹤自无寐,山穷水绝谁为邻? 西村梅花消息动,唧唧寒醅渐鸣瓮。 尽将醉帽插幽香,此生莫作长安梦。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凝练的语言描绘了冬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昨夜凝霜皎如月,碧瓦鳞鳞冻将裂”,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霜冻皎洁如月,碧瓦在冻得快要裂开的时候显得格外美丽。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霜冻比作皎洁的月亮,形象地描绘了冬天的寒冷和夜晚的美丽。 颔联“今夜明月却如霜,竹影横窗更清绝”,承接上文,描述了今夜明月的皎洁,月光如霜,竹影横斜在窗户上,更显得清绝。这里诗人再次运用了比喻,将明月比作霜,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寒冷。同时,竹影横窗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颈联“造物有意娱诗人,供与诗材次第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激之情,大自然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这里诗人用“造物”来形容大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尽将醉帽插幽香,此生莫作长安梦”,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理想。诗人愿意醉心于自然之美,享受生命中的美好时刻,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禄。这里诗人用“长安梦”来比喻世俗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追求的反思。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