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 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 处常而受福,每恐不得当。 掬涧以沃渴,屑柏以为粮。 虽云未免饥,何至死道傍。 犹胜辽东丁,化鹤还故乡。 |
这首诗是赞美一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贫乏但精神富有的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是人生的真谛。 首句“寿居福之首,贫为士之常”,直接点明生活的福祉和贫贱之间的关系,认为生活的幸福固然重要,但贫穷往往是士人或普通人生活的常态。 “造物赋我贫,乃以寿见偿”,表达了作者对贫穷的理解,认为贫穷是上天赋予我们的,是为了让我们在精神上得到更多的回报。 “处常而受福,每恐不得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认为在平凡的生活中接受福祉,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 “掬涧以沃渴,屑柏以为粮;虽云未免饥,何至死道傍。”这几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安贫乐道的理解,即使在饥饿的时候,也要像掬饮涧水解渴、吃柏叶充饥那样,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最后,“犹胜辽东丁,化鹤还故乡。”作者用辽东丁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精神富有的向往,认为即使不能像辽东丁那样化鹤回归故乡,但能够过上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也是值得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理解和接受,认为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幸福和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