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满庭芳 赠姚守清李守静》

休将清净,却做寻常。
可凭秘密仙方。
书夜行持,决要万事俱忘。
奈何从前熟景,便时时、斗乱心肠。
常断制,似两家征战,各举刀枪。
剿尽尸虫猿马,处无为无作,无事之乡。
常应常清常静,常得嘉祥。
更凭真慈相助,行功成、得赴蓬庄。
乘云去,访重阳师父,师祖纯阳。
作品赏析
这首诗《休将清净,却做寻常。可凭秘密仙方。书夜行持,决要万事俱忘》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道家思想的诗,它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寻常、秘密仙方、夜行持等修行方法的思考和领悟。 首先,诗中提到了“休将清净”,这是道家修行的一种方式,即通过减少欲望和杂念,达到内心的清净和宁静。然而,作者却说“却做寻常”,这表明他并不认为清净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而是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一种常态。 接着,“可凭秘密仙方”表明作者相信有一种神秘的修行方法,即所谓的“仙方”,这是道家修行中一种特殊的修炼方法,需要特殊的修炼技巧和经验。 “书夜行持”则是指作者在夜晚进行修炼,这是一种非常刻苦的修行方式,需要高度的自律和毅力。作者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达到“万事俱忘”的境界。 然而,“奈何从前熟景,便时时、斗乱心肠”,作者也意识到过去的经历和记忆可能会干扰自己的修行,这需要不断地克服和战胜。 最后,“更凭真慈相助,行功成、得赴蓬庄”,作者相信通过真慈的帮助,自己可以成功地完成修行,达到长生不老、飞升仙界的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它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克服过去的困扰和记忆,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宁静,以达到长生不老、飞升仙界的目标。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思想的信仰和追求,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相关诗词
  • 1
    [唐]
    鸥鹭元相得,杯觞每共传。
    芳游春烂熳,晴望月团圆。
    调笑风流剧,论文属对全。
    赏花珠并缀,看雪璧常连。
    竹寺荒唯好,松斋小更怜。
    潜投孟公辖,狂乞莫愁钱。
    尘土抛书卷,枪筹弄酒权。
    令夸齐箭道,力斗抹弓弦。
    但喜添樽满,谁忧乏桂然。
    渐轻身外役,浑证饮中禅。
    及我辞云陛,逢君仕圃田。
    音徽千里断,魂梦两情偏。
    足听猿啼雨,深藏马腹鞭。
    官醪半清浊,夷馔杂腥膻。
    顾影无依倚,甘心守静专。
    那知暮江上,俱会落英前。
    款曲生平在,悲凉岁序迁。
    鹤方同北渚,鸿又过南天。
    丽句惭
  • 2
    [唐]
    达人无不可。
    忘己爱苍生。
    岂复少十(一作千)室。
    弦歌在两楹。
    浮人日已归。
    但坐事农耕。
    桑榆郁相望。
    邑里多鸡鸣。
    秋山一何净。
    苍翠临寒城。
    视事兼偃卧。
    对书不簪缨。
    萧条人吏疏。
    鸟雀下空庭。
    鄙夫心所尚。
    晚节异平生。
    将从海岳居。
    守静解天刑。
    或可累安邑。
    茅茨君试营。
  • 3
    [宋]
    归去来兮,吾方南迁安得归。
    卧江海之澒洞,吊鼓角之凄悲。
    迹泥蟠而愈深,时电往而莫追。
    怀西南之归路,梦良是而觉非。
    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
    岂袭裘而念葛,盖得觕而丧微。
    我归甚易,匪驰匪奔。
    俯仰还家,下车阖门。
    藩垣虽缺,堂室故存。
    挹吾天醴,注之洼尊。
    饮月露以洗心,餐朝霞而眩颜。
    混客主而为一,俾妇姑之相安。
    知盗窃之何有,乃掊门而折关。
    廓圜镜以外照,纳万象而中观。
    治废井以晨汲,滃百泉之夜还。
    守静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