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天津水声》

洛水近吾庐,潺湲到枕虚。
湍惊九秋后,波急五更初。
细为轻风背,豪因骤雨馀。
幽人有兹乐,何必待笙竽。
作品赏析
这首诗《洛水近吾庐,潺湲到枕虚》是一首对洛水(河流名,在河南西部)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洛水之声的喜爱。 首句“洛水近吾庐,潺湲到枕虚”直接描绘了洛水离诗人住所很近,河水流动的声音可以清晰地传到诗人的枕边。这里的“近”和“潺湲”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使人仿佛能感受到洛水的流动和声音。 “湍惊九秋后,波急五更初”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洛水的动态,在深秋之后仍然湍急,在五更时分仍然波涛汹涌。这里的“惊”和“急”二字生动地表现了洛水的活力和气势。 “细为轻风背,豪因骤雨馀”这两句则表现了洛水的变化多端,时而细如轻风,时而豪迈如骤雨后的景象。这里的“细”和“豪”以及轻风、骤雨的比喻,都表现了诗人对洛水之美的独特感受。 最后,“幽人有兹乐,何必待笙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洛水之声的喜爱,认为自然之声本身就是美,无需借助其他乐器或音乐来修饰。这里的“幽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享受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洛水之声的描绘和欣赏,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诗词
  • 1
    [唐]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 2
    [唐]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 3
    [宋]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