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予素不工书故砚笔墨皆取具而已作诗自嘲》

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
紞髦入小学,童卯聚十百。
先生依灵肘,教以兔园册。
仅能记姓名,笔砚固不择,灶煤磨断瓦,荻管随手画。
稍长游名场,麤若分菽麦。
偶窥文房谱,虽慕无由获。
笔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砚得石即已,殆可供捣帛。
从渠膏梁子,窃视笑哑哑。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早年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他对早年生活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首段“我昔生兵间,淮洛靡安宅”,描绘了作者早年生活的艰辛,在战乱的环境中,他无法安定下来,只能四处漂泊。 “紞髦入小学,童卯聚十百。先生依灵肘,教以兔园册。”描绘了作者在乡间小学学习的场景,老师用“兔园册”教授他们知识。 “仅能记姓名,笔砚固不择,灶煤磨断瓦,荻管随手画。”这些描述展示了作者学习环境的简陋,但他们仍然努力学习,不畏艰难。 “稍长游名场,麤若分菽麦。”作者逐渐长大,开始进入社会,开始追求自己的梦想。 “偶窥文房谱,虽慕无由获。”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尽管他很羡慕那些有学问的人,但他自己却无法获得。 “笔惟可把握,墨取黑非白,砚得石即已,殆可供捣帛。”这些描述展示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简朴,他们甚至可以用生活中的物品来代替文房四宝。 最后,“从渠膏梁子,窃视笑哑哑。”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那些富贵子弟的无奈和嘲笑。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早年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表达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真挚和深刻,让人感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深沉。
相关诗词
  • 1
    [宋]
    消息枝头梅子黄。
    两宫恩意酿湖光。
    长庚自是文章瑞,好伴前星烛万方。
    金鸭暖,玉杯香。
    换鹅笔墨醉淋浪。
    只将名字为公祝,便合千秋佐玉皇。
  • 2
    [宋]
    好事东君不惮劳,点妆梅柳见才高。
    尽输好景资元日,故遣清斋入我曹。
    锦绣忽贻新笔墨,琼瑶无以报瓜桃。
    春风遍染西湖绿,且涤金杯共漱醪。
  • 3
    [宋]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
    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
    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
    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
    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
    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
    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