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苏耽仙,乘云去无迹。 尚留橘井在,与世除狂疾。 谁能不饮此,识味亦可录。 坐令郑玄牛,亦抱荆山玉。 伟哉稚川裔,神交接朝夕。 游戏及小道,造化入大笔。 优为吴诗父,雅命楚骚仆。 岂其橘井助,本自同仙籙。 坐中子刘子,知是当日客。 书悬元和脚,语经建康力。 先我登公门,不数鸷鸟百。 曾挹两仙袖,自然生羽翼。 嗟我无长才,学架屋下屋。 诗虽两牛腰,事亦几蛇足。 已穷犹不悔,政荷师友德。 文盟傥许予,幸不疑籍湜。 |
这首诗的标题是《赠苏六师父》,是一首赠诗,表达了对苏六师父的敬仰之情。苏六师父是一位道家高人,诗中通过描绘他的仙风道骨、医术高明、品行高尚等特质,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敬意。 首先,诗中通过“稽首苏耽仙,乘云去无迹”等句,描绘了苏六师父的仙风道骨,他乘云而去,无迹可寻,表现出他的超凡脱俗。同时,“橘井在,与世除狂疾”等句也表达了他的医术高明,能够治疗各种疾病,为世人解除痛苦。 其次,诗中通过“谁能不饮此,识味亦可录”等句,表达了对苏六师父品行的赞美。他品行高尚,能够让郑玄这样的文人雅士也受益匪浅,同时也能够让刘子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得到他的帮助。 此外,诗中还通过“游戏及小道,造化入大笔”等句,表达了对苏六师父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苏六师父能够将小道玩弄于股掌之间,将造化融入笔端,表现出他的才华横溢和智慧超群。 最后,诗中还通过“坐令郑玄牛,亦抱荆山玉”等句,表达了对苏六师父的感激之情。他认为苏六师父能够让他这样的普通人受益匪浅,让他感到非常感激和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对苏六师父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的自谦和自省之情,以及对师友的感激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苏六师父的敬仰和感激之情,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赠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