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 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 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 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 |
这首诗《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共同隐居山林的诗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联“前年与孙子,共作南山客”,诗人回忆起几年前与友人孙子一同隐居南山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怀念。“扶疏月下树,偃蹇涧边石”描绘了月下树影婆娑、涧边石耸立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喜爱。 颔联“赋诗题古藓,三叫风脱帻”,诗人与友人在山林中赋诗题写古藓,风吹过,头巾飘动,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和诗酒之乐。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互动和自然环境的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颈联“任子不同游,毫端有畴昔”,诗人表达了自己和友人虽然不能一同出游,但心中仍然保留着过去的记忆和情感,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优美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