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诗人居住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联“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诗人自嘲自己的粗犷性格,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诗人居住的地方是一片简陋的茅屋,半临湍急的溪流,这不仅描绘出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 颔联“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溪云和山雀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颈联“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虽然年老,但仍然对仙箓和阴符等书籍充满兴趣,这表明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诗人表达了对童子的喜爱和对寻师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一联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温馨和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居住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