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

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
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
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
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
作品赏析
这首诗《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是一首描绘禅修者生活状态的诗。它通过描绘焚香静坐、安禅夜深、轻视年暮、爱慕童子等场景,展现了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和修行状态。 首联“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描绘了禅修者在室内焚香静坐的场景,整日看到的是空荡荡的树林,这象征着禅修者内心的空灵和寂静。 “得道轻年暮”表达了禅修者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束缚,不再被岁月的流逝所困扰,得道即是得悟真理之道,这里也指修行有成。 “安禅爱夜深”则进一步描绘了禅修者的生活状态,他喜欢在深夜安禅,这表现出他对寂静的热爱和内心的平静。 颔联“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表达了禅修者看破了生死,不再关心世间的一切,无论是东边还是西边,都像梦一样虚幻,生死存亡也变得无足轻重。 “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最后一句,诗人将童子的纯真和专注经书的生活状态与禅修者的内心世界形成对比。童子代表了世俗生活的纯真和自然,而禅修者则代表了超脱世俗的修行者的生活状态。他羡慕童子能够专注于经书,这也象征着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禅修者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焚香静坐、安禅夜深、轻视年暮、爱慕童子等场景,诗人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淡然处之的态度。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方式,也是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诗词
  • 1
    [唐]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
    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
    暗滴花茎露,斜晖月过城。
    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
  • 2
    [唐]
    顷持宪简推高步,独占诗流横素波。
    --颜真卿不是中情深惠好,谁能千里远经过。
    --颜真卿诗书宛似陪康乐,少长还同宴永和。
    --皇甫曾夜酌此时看碾玉,晨趋几日重鸣珂。
    --皇甫曾万井更深空寂寞,千方雾起隐嵯峨。
    --李崿荧荧远火分渔浦,历历寒枝露鸟窠。
    --李崿汉朝旧学君公隐,鲁国今从弟子科。
    --陆羽只自倾心惭煦濡,何曾将口恨蹉跎。
    --陆羽独赏谢吟山照耀,共知殷叹树婆娑。
    --皎然华毂苦嫌云路隔,衲衣长向雪峰何。
    --皎然
  • 3
    [唐]
    喜嘉客,辟前轩。
    天月净,水云昏。
    --颜真卿雁声苦,蟾影寒。
    闻裛浥,滴檀栾。
    --陆羽欢宴处,江湖间。
    --皇甫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