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政事何披猖,使典相国胡奴王。 弄权杨李不足怪,阿瞒手自裂纪纲。 八姨富贵尚有理,何至诏书褒五郎。 卢龙贼骑已汹汹,丹凤神语犹琅琅。 人知大势危累卵,天稔奇祸如崩墙。 台省诸公独耐事,歌咏功德卑虞唐。 一朝杀气横天末,疋马西奔几不脱。 向来谄子知几人,贼前称臣草间活。 剑南万里望秦天,行殿春寒闻杜鹃。 老臣九龄不可作,鱼蠹蛛丝金监编。 |
这首诗的主题是天宝时期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忧虑和批判。 首段描述了天宝时期,杨国忠、李林甫等奸臣把持朝政,胡奴王、八姨等权贵弄权,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惶惶。作者通过描绘这些现象,揭示了当时政治的黑暗和腐败。 第二段则对天宝末年的局势进行了深入剖析。作者指出,当时朝廷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但台省诸公却依然耐事,歌咏功德,卑于虞唐。这表达了对当时官员的失望和不满,他们似乎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视而不见。 接下来的段落则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混乱。作者描绘了杀气横天、匹马西奔、谄子求生等场景,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最后一段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作者提到像九龄这样的忠臣已经逝去,而自己只能在金监中编纂史书,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对天宝时期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深刻忧虑和批判。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对未来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对于理解天宝时期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