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明庆寺诗》

十五诗书日。
六十轩冕年。
名山极历览。
胜地殊留连。
幽厓耸绝壁。
洞穴泻飞泉。
金河知证果。
石室乃安禅。
夜梵闻三界。
朝香彻九天。
山阶步皎月。
涧户听凉蝉。
市朝沾草露。
淮海作桑田。
何言望钟岭。
更复切秦川。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丰富人生经历和感慨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十五岁至六十岁,从诗书到轩冕,再到名山胜地)的转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参悟。 首联“十五诗书日,六十轩冕年”,开篇即描绘了诗人的成长历程,十五岁开始研读诗书,到了六十岁,已经身居轩冕,拥有了更高的社会地位。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读书生活的怀念,也展现了岁月流转、人生境遇的变化。 颔联“名山极历览,胜地殊留连”,诗人开始游历名山,欣赏胜地美景,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丰富的人生经历。 颈联“幽厓耸绝壁,洞穴泻飞泉”,描绘了诗人所到之处的自然风光,悬崖耸立,洞穴飞泉,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悟。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开始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金河知证果,石室乃安禅”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禅宗的理解;“夜梵闻三界,朝香彻九天”则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听闻梵音、领悟佛法的场景。这些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山阶步皎月,涧户听凉蝉”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游山玩水的闲适生活,皎洁的月光洒在山阶上,凉爽的蝉鸣传自山涧,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最后,“市朝沾草露,淮海作桑田。何言望钟岭,更复切秦川。”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他感叹着繁华的市井沾染了草露的清冷,而淮海之地也变成了桑田。然而即便如此,他仍然怀念着钟岭的山水,那里的一切更能触动他的心弦,让他想起故乡的秦川。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诗人丰富人生经历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这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美妙诗篇。
相关诗词
  • 1
    [宋]
    数级崔嵬万木中,最堪影势似难同。
    栏杆夜压江心月,铃铎秋摇岳顶风。
    重叠画瞻遮世界,稀疏清磬彻虚空。
    有时问著禅僧路,笑指丹霄去不穷。
  • 2
    [宋]
    翠壁如屏旱不枯,一泓甘滑饮醍醐。
    高僧到此闻丝竹,还有金鳞对跃无。
  • 3
    [宋]
    步步云梯彻上层,回头自觉欲飞腾。
    频来不是尘中客,久住偏宜物外僧。
    下寺钟声沈地底,前峰塔影落阶稜。
    凭阑未尽吟诗兴,却拟乘间更一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