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绿头鸭 大圆觉海》

混融成。
大圆觉海峥嵘。
性珠显、恢弘祖意,慧风通、虚谷传神。
有中无、无中有有,应变处、廓尔纵横。
坦荡融通,杳冥豁爽,澄澄一混体无荣。
证动静、俱忘何在,触处露圆明。
如如貌、莫形莫状,真净真清。
灵通像、不增不减,罄劫一段光荣。
无限域、含容万有,遍四海、三际充盈。
荏苒冲虚,无离无坏,浩然一点括长生。
证未有、巍巍极致,奇特体妍精。
这模样、人能悟入,与道同名。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佛法、表达对佛陀的敬仰之情的诗。它描绘了佛陀的智慧、慈悲和无上的力量,以及佛法对人们心灵的深远影响。 首先,诗中描述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如“大圆觉海峥嵘,性珠显、恢弘祖意”,表达了佛陀的智慧如同圆觉海一样深广,而性珠则象征着佛陀内心的光明和智慧。 其次,诗中描述了佛法的传播和影响力,“慧风通、虚谷传神”,表达了佛法的智慧如同风一样传播,无处不在,影响深远。 此外,诗中还描述了佛法的无上境界,“有中无、无中有有,应变处、廓尔纵横”,表达了佛法超越二元对立,能够应对万变,无所不包。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佛陀的敬仰之情,“与道同名”,认为人们如果能领悟佛法,就能与道同在,达到永恒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之情的诗,表达了对佛陀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相关诗词
  • 1
    [唐]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 2
    [唐]
    净业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无人本无我,非后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龙蛇直映天。
    法门摧栋宇,觉海破舟船。
    书镇秦王饷,经文宋国传。
    声华周百亿,风烈被三千。
    芜没青园寺,荒凉紫陌田。
    德音殊未远,拱木已生烟。
  • 3
    [宋]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子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於是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去何获圆通。
    触以所角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