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于岐雍间,屡走官道上。 终南百里近,不得迂马访。 徒常饮双眼,引首旦夕望。 群峦突天起,气势颇豪王。 余名爱山者,所见亦无量。 嵩华最魁杰,诗之岂曾让。 至此觉才弱,不敢辄名状。 世谓秦土强,舍是孰为壮。 彦思奇伟士,雅志同所尚。 近自山中来,满幅以诗贶。 凡是山胜绝,钩罥付心匠。 驱联以大语,句度实奔放。 豁若展图画,压纸千万嶂。 读之未云彻,早自肝胆丧。 试欲效其说,无迹可依傍。 坐见山所有,已若一携杖。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峦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中描述了诗人多次走过官道,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亲自前往终南山探访的遗憾。诗人常常抬眼仰望终南山的壮丽景色,群峦突兀而起,气势颇为豪迈。诗人自称为“爱山者”,可见他对山峦的痴迷和热爱。 在描述山峦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如“豪王”、“魁杰”、“诗之岂曾让”等,生动地描绘了山峦的雄伟和壮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嵩华等山的敬畏之情,认为这些山是最为雄伟、最为杰出的。 诗人在面对群山时感到自己的才情不足,无法准确地描述出山的壮丽和雄伟,因此他表达了对世人对秦土的赞誉的认同,同时也对彦思这样的奇伟之士表示了敬意。 诗人的情感真挚而热烈,通过描绘山峦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表达情感和追求的佳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