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毫忽补于时,用尽初心卒见遗。 不拔一毛徒自利,杨朱作计未为痴。 |
这首诗《岂无毫忽补于时,用尽初心卒见遗。不拔一毛徒自利,杨朱作计未为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作者对某事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思考。 首句“岂无毫忽补于时”,表达了作者对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些微小贡献的渴望,这种贡献虽然微小,但积少成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这是作者初心的体现,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用尽初心卒见遗”,描述了作者的努力最终被忽视或遗忘的境况,体现了人生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这并不是说作者的努力没有价值,而是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难。 “不拔一毛徒自利”,这句话借用杨朱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利益的态度。作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道德价值,牺牲个人的利益是值得的。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 “杨朱作计未为痴”,最后一句话是对前面思想的总结和升华。尽管作者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困难,甚至可能会牺牲个人的利益,但这种行为并不被认为是一种愚蠢或不明智的选择。相反,这是对更高道德价值的追求,也是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追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仍然要坚持初心,追求更高的道德价值,即使这种价值可能会牺牲个人的利益。这首诗也提醒我们,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个人的成功和财富,而在于我们如何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