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笔工周永年二首》

岂无毫忽补于时,用尽初心卒见遗。
不拔一毛徒自利,杨朱作计未为痴。
作品赏析
这首诗《岂无毫忽补于时,用尽初心卒见遗。不拔一毛徒自利,杨朱作计未为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通过描述作者对某事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思考。 首句“岂无毫忽补于时”,表达了作者对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些微小贡献的渴望,这种贡献虽然微小,但积少成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这是作者初心的体现,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用尽初心卒见遗”,描述了作者的努力最终被忽视或遗忘的境况,体现了人生的无奈和现实的残酷。这并不是说作者的努力没有价值,而是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困难。 “不拔一毛徒自利”,这句话借用杨朱的哲学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利益的态度。作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大的利益或更高的道德价值,牺牲个人的利益是值得的。这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追求。 “杨朱作计未为痴”,最后一句话是对前面思想的总结和升华。尽管作者在追求人生价值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困难,甚至可能会牺牲个人的利益,但这种行为并不被认为是一种愚蠢或不明智的选择。相反,这是对更高道德价值的追求,也是对人生真谛的领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道德伦理的追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仍然要坚持初心,追求更高的道德价值,即使这种价值可能会牺牲个人的利益。这首诗也提醒我们,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个人的成功和财富,而在于我们如何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上一首
《云栖》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2
    [宋]
    寓居峰顶寺,不觉度炎天。
    山叟频为约,林僧每出禅。
    虚怀思往事,宴坐息诸缘。
    照像龛镫暗,通宵磬韵传。
    宴心资寂寞,琢句极幽玄。
    拾菌寒云外,烹茶翠竹前。
    远阴临岳树,清响落岩泉。
    僻道无来客,深秋足乱蝉。
    松风生井浪,溪雨长苔钱。
    自省浮尘世,终难住永年。
    遍游曾宛转,欲别重留连。
    明日东西路,依依独黯然。
  • 3
    [宋]
    九折山围五洞天,中间玉殿倚祥烟。
    隔云鸡犬闻清晓,锁径松篁认永年。
    野鹿献花来石室,寒猿掷果饮溪泉。
    玉皇弄笑飞金电,太上红颜雪满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