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不容尘入,山宁与俗交。 开门悬梵偈,置榻解僧包。 不见肘生柳,未闻头戴巢。 葛籐非我事,笑语浪相嘲。 |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僧人生活的诗,通过对竹林、山峦、梵文偈语、僧人包袱、柳树、戴巢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 首句“竹不容尘入,山宁与俗交”,以竹林之坚韧挺拔,象征着清净、高洁的僧人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然态度,希望山峦和竹林能够拒绝尘世的喧嚣,与自己共同享受清净的生活。 “开门悬梵偈,置榻解僧包”,描绘了僧人生活的另一个方面,即诵经念佛和携带行李。诗人打开门,悬挂梵文偈语,解下僧人的包袱,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环境的喜爱。 “不见肘生柳,未闻头戴巢”,这两句诗以柳树和鸟巢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里,“生柳”和“戴巢”都是自然环境的象征,而“不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葛籐非我事,笑语浪相嘲”,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不感兴趣,更愿意与僧人一起谈笑风生,享受闲适的生活。这里,“葛籐”和“笑语”都是表达轻松、愉悦的意象,而“非我事”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不感兴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僧人生活和世俗事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意象,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