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读经示儿子》

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
未尽寸心苦,已销双鬓青。
惧如临战阵,敬若在朝廷。
此是吾家事,儿曹要细听。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致力于传授经训诂、讲解字形声韵的老师。诗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老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首句“通经本训诂,讲字极声形”是对老师专业能力的赞美。这里“通经”指的是精通经书,“训诂”是对古文词语的解释和说明,“讲字”是指讲解汉字的形声义等,“极声形”则是指对汉字的书写和形体结构的分析。这句话表达了老师在传授经学知识时,注重对文字的深入研究和解释,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经义。 “未尽寸心苦,已销双鬓青”表达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投入,以及付出的辛劳和牺牲。尽管老师感到自己的心愿未能完全实现,但仍然愿意为教育事业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这句话也表达了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惧如临战阵,敬若在朝廷”则是对老师教学态度的赞美。这句话表达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都十分认真和敬重,就像面对战场上的战斗一样严肃认真,同时也像在朝廷中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一样尽职尽责。这种严谨的教学态度和敬业精神,值得人们学习和尊重。 最后一句“此是吾家事,儿曹要细听”表达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也鼓励学生们认真听讲,努力学习。这句话也表达了老师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继续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老师的专业能力、教学态度和奉献精神,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老师严谨的教学风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关诗词
  • 1
    [唐]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
    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
    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
    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
    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
    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
    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
    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
    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
    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
    解空囊不智,灭景谷何愚。
    几日遵归辙,东菑殆欲芜。
  • 2
    [宋]
    行年已老擬何如,手植园林十亩余。
    婢仆尽能修药饵,儿孙亲教读经书。
    趋时徇俗诚为拙,守道安身未必疏。
    惟望多情蓬岛客,偷闲时访野人居。
  • 3
    [唐]
    野寺绝依念,灵山会遍行。
    老来披衲重,病后读经生。
    乞食嫌村远,寻溪爱路平。
    多年柏岩住,不记柏岩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