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槛起边愁,荔枝谁致楼。 会须教匠坼,不欲见蛮陬。 树痺无春影,天连觉汉流。 仲宣如可拟,即此是荆州。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对荔枝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的诗作。 首句“高槛起边愁,荔枝谁致楼”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面对着荔枝树,引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愁。荔枝树是南方特有的植物,而诗人此时身处北方,这种鲜明的地域对比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这里的“谁致楼”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况的不解,是谁让他来到了这里,远离了他的故乡。 “会须教匠坼,不欲见蛮陬”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荔枝树的深深怜惜,他希望有人能够将荔枝树砍倒,因为他不想再看到这些远道而来的植物在异乡孤独地生长。这里的“蛮陬”指的是南方边远地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远离故土的孤独感。 “树痹无春影,天连觉汉流”两句描绘了荔枝树的孤寂和天空的连绵。荔枝树在春天没有生机,天空也似乎连绵不断,这种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仲宣如可拟,即此是荆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人将自己比作荆州的文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这里的“荆州”指的是古荆州,是诗人故乡的象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荔枝树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怀念。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