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至理,杳绝纤埃。 功勋不到,妙叶难该。 不落是非中,有无争敢和。 何劳指註,便请承当。 过后追风,徒夸好手。 |
这首诗确实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它以空灵、深远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真谛和智慧。 首句“空空至理,杳绝纤埃。”描绘了一个空灵、无垠的境界,其中蕴含着深远的道理,没有任何细小的尘埃能够玷污它。这里的“空空”可以理解为虚无、空灵,而“至理”则是指最深远的道理。这句诗给人一种深远、空灵的感觉,仿佛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超越尘世、超越时空的境界。 “功勋不到,妙叶难该。”这两句诗表达了人生中的一种无奈,即我们所有的努力和功勋都无法触及那个至理的境界,无法完全理解并把握它。这里的“妙叶”可以理解为“妙不可言”,表达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境界。 “不落是非中,有无争敢和。”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是非的态度,即不陷入任何的是非之中,不追求任何有形或无形的争斗。这里的“有无”可以理解为物质与精神、现实与超越的对比,而“争敢和”则表达了一种不争胜的态度。 “何劳指註,便请承当。”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自我承担的态度,即无需他人的指点和注解,自己就可以承担起人生的责任。这里的“何劳”表达了一种无需依赖他人的自信和独立。 最后,“过后追风,徒夸好手。”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追风者的形象,他们试图追赶风的速度和力量,但却无法真正理解风的本质。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对世俗追求的讽刺,即过于关注外在的事物,而忽略了内在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空灵、深远的视角,探讨了人生的真谛和智慧。它鼓励我们超越世俗的追求,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无需他人的指点和注解。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不要过于关注外在的事物,而要关注内在的本质。这首诗以其深远的哲理和独特的视角,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