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岁暮贫甚戏作》

得米还求涧底薪,始知天地有穷人。
年开八秩宁赊死?
官及三儿不救贫。
药尽无如医偃蹇,囊空那办酒逡巡。
柳条萱草添愁思,不似寻常见早春。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得米还求涧底薪,始知天地有穷人。》,这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篇深切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它通过描述作者在得到一些米后,仍需寻求涧底薪养家人的困境,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使人深感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首联“年开八秩宁赊死?官及三儿不救贫。”直接揭示了作者和家人的生存困境。年过八旬,本应享受天年,为何还要担忧死亡?正是因为官职微薄,三子无力救助贫穷。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 颔联“药尽无如医偃蹇,囊空那办酒逡巡。”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困顿。即使尽力寻求医者,却仍然无法摆脱困境。囊空如洗,无法置办酒席,这无疑是对生活困境的进一步描绘。 颈联“柳条萱草添愁思,不似寻常见早春。”柳条萱草,本是象征着希望的植物,然而在这里,却增添了作者的愁思。早春虽美,却无法常常见到。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困厄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愁苦。 整首诗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底层人民的生活画卷,展现了他们的困苦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种种不公。诗人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呼唤社会对弱者的关注,对公平的追求。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深感生活的艰难,同时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这种人文关怀和深切的社会观察,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诗词
  • 1
    [唐]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2
    [魏晋]
    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秋风吹飞藿,零落从此始。
    繁华有憔悴,堂上生荆杞。
    驱马舍之去,去上西山趾。
    一身不自保,何况恋妻子。
    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 3
    [唐]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