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李元藻入浙三首》

唐室登科士,多因行卷知。
至今传不朽,犹或谓能诗。
辟置仍于取,山林亦罔遗。
莫嗟今古异,穷达岂人为。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科举制度中,行卷知诗的优良传统。作者认为,唐朝的科举制度能够选拔出优秀的士人,其中许多士人通过行卷知诗的方式,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从而登科及第。这种传统一直流传至今,被人们所传颂,认为能够通过行卷知诗的方式,能够写出优秀的诗歌作品。 作者进一步指出,行卷知诗的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士人获得官职,还能够避免一些不公正的选拔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一些有才华的人也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从而获得官职。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避免一些人因为出身贫寒或者没有门路而被排斥在官场之外的情况。 最后,作者强调了穷达之间的自然规律,认为不要因为古今不同而感到悲观失望。穷困和显达并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个人的才能和机遇。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赞扬和对行卷知诗的推崇。同时,也强调了个人才能和机遇的重要性,鼓励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隋]
    微雨散芳菲,中园照落晖。
    红树摇歌扇,绿珠飘舞衣。
    繁弦调对酒,杂引动思归。
    愁人当此夕,羞见落花飞。
  • 2
    [宋]
    汉代李元礼,江左管夷吾。
    英姿雅望,凛凛玉立冠中都。
    礧磈胸中千丈,不肯低回青禁,引去卧江湖。
    更学鸱夷子,一舸下东吴。
    送公别,杯酒尽,少踌躇。
    旧棠阴下,几人临路拥行车。
    归近云天尺五,梦想经纶贤业,谈笑取单于。
    为问苕溪水,留得此翁无。
  • 3
    [宋]
    旧闻诸李隐龙眠,伯时已老元中少。
    一行作吏各天涯,故人落落疏星晓。
    西山影裹识君面,碧照草江眸子瞭。
    向来问道渺多岐,只今领略归玄妙。
    老凤垂头噤不语,古木查牙噪春鸟。
    身在幕府心江湖,左胥右律但坐啸。
    第愁一叶钓渔舟,不容七尺堂堂表。
    我今归卧翠谷云,君应紫禁莺花绕。
    相思有梦到茅斋,细雨青灯坐林杪。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