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 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 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 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 瀼溪中曲滨,其阳有闲园。 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 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 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 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冤。 终以瀼滨讼,无令天下论。 |
这首诗是杜甫的作品,通过对一个南方山村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温暖的感激。 首段描述了杜甫在昔年战乱时,带领家族南逃,来到这个山村。他每日行走几十里路,只为了来到这个安静的山村,可以看出他对这个山村的喜爱。 二、三段描绘了山村的美丽景色,峰谷回响,每家都有泉源,修竹夹路,扁舟停泊。这些细节描绘出山村的宁静和谐,让人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的段落,杜甫叙述了他与邻居之间的友好关系。邻居们在他贫困时愿意帮助他,在他需要时愿意守护他。这种邻里之间的互助互爱,是杜甫对乡村生活最深的感激。 然而,当描述到这个村民因为被冤枉而受到困扰时,杜甫的笔触又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担忧。他担心这个村民会因为瀼滨的官司而受到外界的议论,这表明杜甫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公正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一个南方山村的描绘,表达了杜甫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温暖的感激。他用诗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充满人情味的乡村生活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公正和善良的追求。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