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久自得,窗户向深幽。 不复嫌村酒,何能有客愁。 夕阳烘远水,飞絮挟轻鸥。 杖屦归从晚,柴门月一钩。 |
这首诗《林泉久自得,窗户向深幽。不复嫌村酒,何能有客愁。夕阳烘远水,飞絮挟轻鸥。杖屦归从晚,柴门月一钩。》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和诗人生活态度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林泉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林泉久自得,窗户向深幽。”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林泉幽静,窗户向深幽之处,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独享自然之美的感觉。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即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满足。 颔联“不复嫌村酒,何能有客愁。”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不嫌弃乡村的酒,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有客人来访,才能有相聚的欢乐。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淳朴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愁绪。 颈联“夕阳烘远水,飞絮挟轻鸥。”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远处的江水被夕阳染成了一片金黄,轻盈的柳絮伴随着轻鸥一起飞翔。这一联以动景衬静,更加突出了林泉的幽深和宁静。 尾联“杖屦归从晚,柴门月一钩。”表达了诗人晚归的心情:他拄着拐杖,穿着鞋子,晚归林泉。此时,柴门的月牙儿勾起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这一联既描绘了诗人晚归的情景,又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诗人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林泉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