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一径长寒莎,耳冷不闻车马过。 疏竹有风堪待月,空庭无雀可张罗。 道心自觉闲中得,懒性还从病後多。 回首西城望诗老,此心此性复如何。 |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首句“门前一径长寒莎,耳冷不闻车马过”,开门见山,直接描绘出诗人住所周边的景象:门前的小径上长满了寒冷的莎草,车马的声音也听不见了。这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冷静和超脱,他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打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疏竹有风堪待月,空庭无雀可张罗”这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淡泊。疏竹在风中摇曳,似乎在等待着月儿的出现;空旷的庭院里没有鸟雀,自然也就不需要张罗捕捉。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从容,他能够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 “道心自觉闲中得,懒性还从病后多”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他认为,道心是从闲适中得来的,而懒性也可能源于病后。这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只有通过闲适和懒散,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 最后一句“回首西城望诗老,此心此性复如何”则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回首西城,思念着那位诗友,同时也对自己的心性和生活状态产生了疑问。但无论生活如何变化,诗人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心性和生活方式,这正是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同时也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值得一读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