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禅。 讲时开院去,斋后下帘眠。 镜朗灯分焰,香销印绝烟。 真乘不可到,云尽月明天。 |
这首诗《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禅。讲时开院去,斋后下帘眠。镜朗灯分焰,香销印绝烟。真乘不可到,云尽月明天》是一首描绘禅修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禅修者的日常生活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赞赏。 首先,诗的开头“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禅”,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的看法。他认为,禅修并不需要特定的环境或地点,只要有冥想的意愿就足够了。这体现了禅修的普遍性和灵活性,不受地点、环境等外在因素的限制。 “讲时开院去,斋后下帘眠”两句描述了禅修者的日常生活。讲经时打开寺院的大门,斋戒后放下窗帘入睡。这体现了禅修者的专注和规律性,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专注。 “镜朗灯分焰,香销印绝烟”两句描绘了禅修的环境。镜子明亮,灯光明亮但并不刺眼,香炉里的香已经燃尽,但香炉的印记却完全消失。这些细节描绘了禅修环境的宁静和整洁,为禅修者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最后,“真乘不可到,云尽月明天”表达了作者对禅的追求和理解。他认为真正的禅是无法达到的,就像云消散后露出了明亮的月亮。这体现了禅的超越性和神秘性,它超越了我们的理解范围,只能通过冥想和体验来接近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禅修者的日常生活和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禅修的赞赏和理解。它强调了禅修的普遍性和灵活性,以及它的超越性和神秘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