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枝冷蕊,腊前时初破。 年后才多玉妃堕。 问梅轩白发,寂对空株,期三百六十,谁同幽坐。 孔方兄善幻,半幅溪藤,貌出缁尘素衣*。 当盛暑展图看,据失炎蒸,甚欲摘倾筐三个。 又却被、旁人劝休休,怕他日盐羹,凤毛无和。 |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姿态和梅花的品格的诗。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梅花的枝条疏朗,花蕊冷清,仿佛在腊月前初破,展现出一种清冷高洁的气质。这种描绘方式非常符合梅花的特性,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魅力。 其次,诗中提到梅花在年后才盛开,仿佛是玉妃堕落凡间,给人一种高贵而又神秘的感觉。这种描绘方式也很好地表现了梅花的品格,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梅花的高尚品质。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画梅的场景。诗人用墨如泼,将一幅梅花图展现在读者面前。画中的梅花栩栩如生,仿佛能够闻到花香,感受到梅花的生命力。这种描绘方式也很好地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和生命力。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梅花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梅花在盛暑之时展图看,能够给人带来清凉和舒适的感觉,甚至想要摘下三个来欣赏。然而,诗人也意识到梅花也有凋零的时候,因此害怕有一天会失去欣赏梅花的乐趣。这种对梅花的敬仰之情,也使得这首诗更加感人至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内涵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