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 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 偶来人境外,心赏幸随君。 古殿烟霞夕,深山松桂薰。 岩花点寒溜,石磴扫春云。 清净诸天近,喧尘下界分。 名僧康宝月,上客沈休文。 共宿东林夜,清猿彻曙闻。 |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摄山(在今南京市栖霞区)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世的感慨。 首段通过描述山路曲折、云岩缭绕、古树高楼、山石佛像等景象,展现了摄山山势的雄伟和自然景色的秀美。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山下的水木清幽、兰桂馥郁,以及山顶的金碧辉煌、净绿如染等景象,进一步展现了摄山的壮丽和神秘。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表达了对人世的感慨。他反思自己的一生如同泥土一般无用,被万种思绪所桎梏,渴望能够像潜师一样遁入山林,过上清净的生活。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古殿烟霞、深山松桂等自然之美的向往,希望能够与友人一同栖宿于此,享受人世外的清净。 最后一段,诗人再次描绘了摄山的美丽景色,并表达了对名僧康宝月和沈休文的敬意。他们一同在东林寺度过了一个夜晚,清猿彻曙的情景令人难忘。整首诗通过对摄山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世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世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