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冬后三日郊赦到同郡官拜敕回有感》

诏书夜下走风雷,清晓州门拜敕回。
天上六龙归禁阙,人间一雨到根荄。
江边时日将舒柳,雪后春光欲到梅。
白首放臣随众喜,故儿深酌手中杯。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喜悦和感激,通过描绘一系列自然和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诏书下发、州门拜敕、雨落根荄、柳舒梅放的欣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儿孙的关爱。 首联“诏书夜下走风雷,清晓州门拜敕回”,描绘了诏书下发的场景,如同风雷一般迅速而有力,表达了朝廷的权威和迅捷。而州门拜敕的场景则表现了官民对朝廷的敬畏和忠诚。 颔联“天上六龙归禁阙,人间一雨到根荄”,描绘了雨落下的场景,雨水滋润了大地,为植物提供了生机,表现了雨水的珍贵和作用。同时,“天上六龙归禁阙”也表达了朝廷的权威和地位。 颈联“江边时日将舒柳,雪后春光欲到梅”,描绘了江边的柳树即将舒展,梅花在雪后即将开放的景象,表现了季节的变化和春天的到来。同时,也表达了对儿孙的关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白首放臣随众喜,故儿深酌手中杯”,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感激和对儿孙的关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自然和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敬畏和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儿孙的关爱。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诗词
  • 1
    [唐]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 2
    [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
  • 3
    [宋]
    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
    卜居青墩。
    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
    平度荷花去。
    病夫因病得来游。
    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拿舟晚。
    空见残荷满。
    今年何以报君恩。
    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