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仆射,相天子,对泣妻儿不知止。 砀山之贼着柘黄,金祥殿前送国玺。 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解玺肯为齐侍中? |
这首诗的主题是杨仆射的故事,他辅佐天子,面对家人离别而哭泣,展现出忠诚和爱国的精神。 首句“杨仆射,相天子,对泣妻儿不知止”直接描绘了杨仆射的身份和场景,他作为天子身边的仆射,面对妻儿的离别哭泣,这种情感表达了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离别的无奈。 “砀山之贼着柘黄”一句,通过典故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即砀山的贼人使用柘黄(皇帝专用的颜色)作为标志,暗示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混乱。 “金祥殿前送国玺”进一步描述了当时的政治环境,杨仆射在金祥殿前送出国玺,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重要。 接下来的两句“岂不闻谢家傲吏生清风,解玺肯为齐侍中”,借用典故表达了对杨仆射的赞美和期望。谢家傲吏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而杨仆射的行为也展现出同样的精神。他愿意解下皇家的印玺来辅佐齐侍中,这表明了他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奉献。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典故,展现了杨仆射的忠诚、爱国的精神,以及对清官的赞美和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反思和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