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 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 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 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何峰触石湿苔钱,便逐高风离瀑泉。”描绘了山峰触碰石头,使得苔藓湿润,随着高风离开瀑布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一生动的描绘,展现出山峰的峻峭和瀑布的壮丽,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颔联“深处卧来真隐逸,上头行去是神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卧在深处的确是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而从高处行走则让人联想到神仙的传说。这里诗人通过隐喻和象征,表达了对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颈联“千寻有影沧江底,万里无踪碧落边。”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变化。这里的“千寻”和“万里”都表示距离的遥远,而“有影”和“无踪”则表达了自然景色的神秘和变幻莫测。这一联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尾联“长忆旧山青壁里,绕庵闲伴老僧禅。”诗人回忆起在青壁里的旧山生活,围绕着庵庙闲适地陪伴着老僧。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内心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内心的宁静。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