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入几番皮。 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 圉人太仆空列位,龙媒汗血来何时? 李公太平官京师,立仗惯见渥洼姿。 断缣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羁。 赏奇好古自一癖,感事忧国空余悲。 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衔枚夜度桑乾碛! |
这是一首感怀诗,诗中描写了国家失去边疆,每年不得不向西南夷购买马匹的情况。诗人通过描写瘦骨嶙峋、离立不堪的马匹,表现了国家的贫弱和边疆的荒凉。同时,诗人也借古讽今,表达了对于当权者不作为的不满和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 诗中开篇“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两句,直接点明了国家失去边疆,不得不向西南夷购买马匹的情况。这反映了国家的贫弱和边疆的失守,为整首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接下来,“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入几番皮”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所购买的马匹并非良种,而是瘴乡所产的劣马,边疆地区每年只能得到几张马皮。这反映了国家购买马匹的无奈和边疆地区的荒凉。 然后,“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两句,通过描写马匹的瘦骨嶙峋、离立不堪,表现了国家的贫弱和边疆地区的艰苦。这种描写方式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着,“圉人太仆空列位,龙媒汗血来何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权者不作为的不满和对于良马的期待。诗人通过借古讽今的方式,表现了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 最后,“李公太平官京师,立仗惯见渥洼姿”两句,点明了诗人所写之马的来源,即李公在京师所见到的良马。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于良马的向往和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描写马匹,表现了国家的贫弱和边疆的荒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权者不作为的不满和对于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人借古讽今,以马喻国,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