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荷衣。 傍山窗卜隐,雅志可闲时。 款竹门深,移花槛小,动人芳意菲菲。 怕冷落、萍洲夜月,想时将、渔笛静中吹。 尘外柴桑,灯前儿女,笑语忘归。 分得烟霞数亩,乍扫苔寻径,拨叶通池。 放鹤幽情,吟莺欢事,老去却愿春迟。 爱吾庐、琴书自乐,好襟怀、初不要人知。 长日一帘芳草,一卷新诗。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享受自然的闲适生活。 首句“制荷衣。傍山窗卜隐,雅志可闲时。”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制作荷叶为衣,靠近山的地方住,过着安静闲适的生活。这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款竹门深,移花槛小,动人芳意菲菲。”进一步描绘了居所的幽深和环境的美丽,竹门、花槛等细节表现出生活的精致和舒适。芳草的香气也让人心生欢喜。 “怕冷落、萍洲夜月,想时将、渔笛静中吹。”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他害怕冷落了萍洲的夜月,同时也想象着在静谧的夜晚,吹起渔笛的情景。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让人感到诗人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美好。 “尘外柴桑,灯前儿女,笑语忘归。”这里又描绘了另一种生活场景,诗人向往的是远离尘世的生活,像柴桑那样远离尘嚣,灯前儿女笑语,充满了家庭的温暖和欢乐。 “分得烟霞数亩,乍扫苔寻径,拨叶通池。”这几句描绘了诗人的田园生活,他分得了几亩烟霞般的田地,扫除苔藓,寻觅小径,拨开叶子,通向池边。这种田园生活的描绘,让人感到诗人的生活充满了自然和宁静。 “放鹤幽情,吟莺欢事,老去却愿春迟。”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喜爱和感激之情,他放养鹤、欣赏莺等欢事,年老时却希望春天迟一点走,因为这样可以更长时间地享受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好,让人感到诗人的生活充满了诗意和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