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东城》

东城有高楼,峨峨冠城阙。
我来属昏暮,见此初上月。
遥天罗江山,极目如霁雪。
江山秀如此,岂不生豪杰。
临风一高歌,达曙何由歇。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情怀的诗,同时表现出作者对江山风物的热爱之情。首先,让我们欣赏一下这首诗的词藻和描绘技巧。 “东城有高楼,峨峨冠城阙。”首句“东城有高楼”交代了地点,描述了城东一座高耸入云的高楼。此句中,“峨峨”一词用得恰到好处,它既描绘出高楼的巍峨雄伟,又突显出其耸立云天的气势。同时,“峨峨”一词还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感,让人一看到这句诗就能想象出高楼耸立、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 “我来属昏暮,见此初上月。”诗人是在黄昏时分来到这座高楼的,这个时候正是黄昏暮色渐浓的时刻,突然见到初升的月亮,给人一种新奇和惊喜的感觉。这句诗通过“属昏暮”、“初上月”等词语,营造出一种黄昏时刻的静谧、深沉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遥天罗江山,极目如霁雪。”诗人放眼望去,看到远处的天空如同被帷幕一般笼罩着江山,而江山之间一片洁白,如同冬日里的皑皑白雪。这句诗以“遥天”、“江山”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广阔、深远的画面,表现出诗人的心胸开阔、眼界高远。同时,“极目如霁雪”的描述也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之中。 “江山秀如此,岂不生豪杰。”这句诗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诗人情感的抒发。诗人看到如此秀美的江山,自然会想到在这片土地上会诞生出英雄豪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责任感。 “临风一高歌,达曙何由歇。”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他在风中放声高歌,希望能够振奋人心,但歌喉一转,不知何时才能停歇。这句诗通过一个高亢激昂的高歌形象,表达出诗人内心深处那份激情澎湃、慷慨激昂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自己和国家未来的期许和信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高楼的描绘、对江山风物的赞美以及对豪杰的期待,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热爱国家、勇于担当的精神情怀。同时,诗人通过对自己的情感抒发的描绘,也表现出了他内心的激情和豪情壮志。这首诗的词藻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创作背景
**滕塛的《东城》创作背景可能是他独自一人徘徊在洛阳的东城门外,因苦闷而触发了情感,写下了这首诗**。诗中的“荡魄生”三字,表明诗人的心情是非常震撼和激动的。这可能源于他对自然美景的感叹,或者对生活、社会等问题的深思。同时,宋朝时期,诗歌创作注重表现个性和情感,这也可能影响了滕塛的创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相关诗词
  • 1
    [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 2
    [现代]
    葱葱佳气古幽州,隔世重来泪不收。
    桃观已非前度树,藁街长是最高楼。
    名园北监仍多士,老父东城有独忧。
    惆怅念年眠食地,一春残梦上心头。
  • 3
    [汉]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