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历代诗·夏》

尧舜天位传禹王,禹之子启传太康。
仲康王相少康后,王宁王槐及王芒。
王泄不降王扃立,王廑孔甲何淫荒。
王皋之后有王发,桀放南巢夏始亡。
十七君余四百岁,夏之天下遂为商。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中国夏朝历代君王传承的诗。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大禹建立的国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王朝。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了夏朝从建立到灭亡的过程,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王朝的兴衰。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尧舜天位传禹王”,讲述了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尧舜的禅让,成为了夏朝的开国君主。这是对大禹智慧和才能的赞美,也反映了古代君王选拔的理念。 接下来的句子,连续叙述了夏朝的历代君王,展现了历史的连续性和王朝的传承关系。诗句中的“传”字,生动地表现了王位的传承过程,同时也体现了历史的动态发展。 “仲康王相少康后”,描述了仲康和少康两位君王的先后继承关系,展现了夏朝王位的顺利传承。 “王宁王槐及王芒”,这三位君王的连续出现,形成了紧凑的历史叙述,凸显了历史的流动性。 “王泄不降王扃立,王廑孔甲何淫荒”,通过对比泄与不降、扃与孔甲等君王的德行,揭示了夏朝的兴衰变化,表达了历史的复杂性。 “王皋之后有王发,桀放南巢夏始亡”,描述了夏朝最后一位君王桀的暴政和最终的灭亡,形成了历史的高潮,给人以深刻的警示。 尾句“十七君余四百岁,夏之天下遂为商”,总结了夏朝十七位君王共计四百年的历史,以及最终被商朝取代的结局,展现了历史的更迭和王朝的兴衰规律。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概述了夏朝的历史轨迹,表达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性,展现了古代王朝的兴衰规律,给人以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关诗词
  • 1
    [唐]
    帝尧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岳,衣冠动缙绅。
    盛名恒不陨,历代几相因。
    街巷涂山曲,门闾洛水滨。
    五龙金作友,一子玉为人。
    宝剑丰城气,明珠魏国珍。
    风标自落落,文质且彬彬。
    共许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阙,钟阜对江津。
    骥足方遐骋,狼心独未驯。
    鼓鼙鸣九域,风火集重闉。
    城势馀三板,兵威乏四邻。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耿介酬天子,危言数贼臣。
    钟仪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受禄宁辞死,扬名不顾身。
    精诚动天地,忠义感明神。
    怪鸟俄垂翼,修蛇竟暴鳞。
    来朝拜
  • 2
    [宋]
    五台山上白云浮,云散台高境自幽。
    历代珠幡悬法界,累朝金刹列峰头。
    风雷激烈龙池夜,草木凄凉雁寒秋。
    世路忙忙名利客,尘机到此尽应要。
  • 3
    [元]
    水竹之居。
    吾爱吾庐。
    石粼粼、乱砌阶除。
    轩窗随意,小巧规模。
    却也清幽,也潇洒,也安舒。
    懒散无拘。
    此等如何。
    倚阑干、临水观鱼。
    风花雪月,赢得工夫。
    好炷些香,图些画,读些书。
    首,注引笔记,不知是何笔记。
    前两首又见沈雄古今词话卷下。
    据元彭致中鸣鹤余音卷六,载前两首,并未注名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