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 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 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 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竹为主题,表达了对竹子的赞美和对无知者的嘲笑。 首句“真竹乃不华,尔独艳暮春”,诗人直接赞美竹子,说真正的竹子并不华丽,但却在暮春时节独放异彩。这里的“真竹”和“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朴素和坚韧。“尔独艳暮春”则表达了竹子在暮春时节绽放的独特魅力。 第二句“何妨儿女眼,谓尔胜霜筠”,诗人进一步赞美竹子,说它比寒冬中的竹更加美丽。这里用“儿女眼”来形容那些无知的人,他们只看外表,不懂得欣赏真正的美丽。而诗人则用“尔”来形容竹子,表达了对竹子的深深赞美。 第三句“世无王子猷,岂有知竹人”,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这里用“王子猷”来比喻那些真正懂得欣赏竹子的人,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么谁会知道竹子的美呢?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无知者的无奈。 最后一句“粲粲好自持,时来称此君”,诗人以竹子的坚韧和自持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使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也要保持坚韧和自持,等待时来运转的那一天。这一句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以竹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朴素、坚韧、自持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无知者的嘲笑和对知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