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老瘦竹,忽在纨扇中。 执之意已凉,不待摇清风。 小节未见粉,泪痕应合红。 日将炎暑退,畏蠹生秋虫。 |
这首诗《石上老瘦竹,忽在纨扇中》是一首描绘自然物象的诗,它以纨扇中的老瘦竹为对象,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石上老瘦竹,忽在纨扇中”,诗人以一种出乎意料的笔法,将原本在现实中看到的瘦竹,置于纨扇之中,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同时,这也暗示了竹子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物象,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执之意已凉,不待摇清风”,这两句描绘了老瘦竹的特点,它不需要外界的吹拂,就能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不仅体现了竹子的内在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内在美的欣赏和赞美。 “小节未见粉,泪痕应合红”,诗人以一种细腻的笔法,描绘了竹子的细节,如未被粉饰的节疤,以及可能留下的泪痕。这些细节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最后,“日将炎暑退,畏蠹生秋虫”,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变化和季节的转换,同时也暗示了竹子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炎热的夏日即将过去,秋虫也开始出现,这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纨扇中的老瘦竹为对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