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僧如竹{上竹下韦},在处即成林。 虽去常人发,不异常人心。 邈哉端上人,所得趣向深。 云泉香火里,日夕长苦吟。 为我有时名,踏雪来相寻。 相寻缘底事,论诗复鸣琴。 我是折腰吏,衣带尘土侵。 何以谢吾师,恨无虞师金。 |
这首诗《南僧如竹》是一首对南僧如竹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这位僧人的敬仰之情。 首联“在处即成林。虽去常人发,不异常人心。”描绘了如竹僧人的形象,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引起一片竹林,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独特魅力,也暗示了他的智慧和慈悲。他虽然外表与众不同,但内心却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智慧和慈悲。 颔联“邈哉端上人,所得趣向深。”表达了对如竹僧人的敬仰之情,他的境界高远,深得人生的真谛。 颈联“云泉香火里,日夕长苦吟。为我有时名,踏雪来相寻。”描绘了僧人在云泉香火中苦吟的生活,尽管生活简朴,但他仍然不辞辛苦地寻找真理。而那些被他所吸引的人,会在大雪中踏雪寻访他。 尾联“相寻缘底事,论诗复鸣琴。”表达了诗人对如竹僧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诗才的赞赏。诗人希望能像如竹僧人一样,有着高深的智慧和慈悲的心肠。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如竹僧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智慧和慈悲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诗才的赞赏,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苦闷。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好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