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不知文,尝闻于达者。 文以意为车,意以文为马。 理强意乃胜,气盛文如驾。 理惟当即止,妄说即虚假。 气如决江河,势盛乃倾泻。 文莫如六经,此道亦不舍。 但于文最高,窥不见隙罅。 故令后世儒,其能及者寡。 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 譬如张众乐,要以归之雅。 区区为对偶,此格最污下。 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 君为时俊髦,我老安苟且。 聊献师所传,无以吾言野。 |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文学和艺术的哲理诗,旨在教导人们如何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首先,诗人指出文学创作需要以意为车、以文为马,强调理强意胜、气盛文驾的重要性。这表明了文学创作需要以理为基础,同时需要运用文采和情感来表达。 接着,诗人强调理当即止、妄说即虚假,表明文学创作需要真实、真诚地表达情感和思想,不能随意夸大或歪曲事实。同时,诗人也强调气如决江河、势盛乃倾泻,表明文学创作需要具有气势和力量,能够打动人心。 在文学的追求上,诗人认为六经为最高境界,但同时也认为文章古亦众,其道则一也。这表明诗人认为文学创作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最后,诗人指出求之古无有、欲学固未暇,表明文学创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性的诗歌,它教导人们如何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非常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