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五秋香亭》

高轩盛丛菊,可以泛绿樽。
余甘自同荠,忘忧宁用萱。
有木皆剥实,何草不陈根。
独此冒霜艳,芬郁满中园。
作品赏析
这首诗《高轩盛丛菊,可以泛绿樽。余甘自同荠,忘忧宁用萱。有木皆剥实,何草不陈根。独此冒霜艳,芬郁满中园。》是一首描绘秋日园中景象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联“高轩盛丛菊,可以泛绿樽。”描绘了高高的轩窗前,菊花盛开,可以用来装满绿色的酒樽。这里的“高轩”指的是高大的窗户,“丛菊”则是菊花丛,而“绿樽”则是指未加雕饰的酒器。这一联通过视觉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美丽。 颔联“余甘自同荠,忘忧宁用萱。”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荠指的是一种野菜,余甘则是指余味甘甜,而萱则是指一种可以使人忘忧的草。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生活中有苦涩,也有甘甜;即使有忧愁,也有快乐。这一联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颈联“有木皆剥实,何草不陈根。”这里再次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述了秋天的景象:所有的树木都被剥去了叶子,所有的草也都开始陈根。这一联描绘了秋天的萧瑟与凋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接受和理解。 最后一句“独此冒霜艳,芬郁满中园。”这里的“独此”指的是菊花,“冒霜艳”则是指菊花在霜降中依然鲜艳的景象。这句诗表达了菊花的坚韧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十分优美,读来令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相关诗词
  • 1
    [元]
    梨花云绕绵香亭,胡蝶春融软玉屏。
    花外鸟啼三四声。
    梦初惊,一半儿昏迷一半儿醒。
  • 2
    [明]
    艳艳春墀发花朵,寂寂春寒试灯火。
    人日何人清夜沈,玉茗堂前风月可。
    向昔登高平远间,满目沧浪无土山。
    就中有人郑君美,学富文清幽意闲。
    信美闲游动千里,如花揽结金陵子。
    但闻春草为春生,几见情人为情死。
    采葛成衣秋奈何,看朱成碧春又过。
    冉香亭下神姑酒,忽忽江皋离恨多。
  • 3
    [清]
    沉香亭畔方移种,已见黄尘动地来。
    幸有爱花朱处士,至今留得百枝开。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