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异生死,三年能几时。 埋玉不可见,拱木徒兴悲。 通老奉香火,坐阅岁月移。 圆颇点飞霜,夷旷真吾师。 |
这首诗《一别异生死,三年能几时》是一首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对永恒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它以一种深情而内敛的方式,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句“一别异生死,三年能几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哀痛和对时间的无奈感怀。诗人用“异生死”来形容友人的离世,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短暂的深深感慨。而“三年能几时”则是对时间的无奈感怀,时间如流水般逝去,而生命中的某些时刻却难以重现。 “埋玉不可见,拱木徒兴悲”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永恒的追求。诗人用“埋玉”来比喻逝去的生命,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珍贵。而“拱木徒兴悲”则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和哀痛,同时也表达了对永恒的向往和追求。 “通老奉香火,坐阅岁月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用“通老”来比喻逝去的友人,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敬仰。同时,“坐阅岁月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时间如流水般流逝,而生命中的某些时刻却难以挽留。 最后,“圆颇点飞霜,夷旷真吾师”这两句诗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诗人用“圆颇点飞霜”来比喻人生的坎坷和曲折,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而“夷旷真吾师”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豁达和淡泊名利的向往和追求,这也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和对永恒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语言简练而深刻,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