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浣溪沙》

霜鬓真堪插拒霜。
哀弦危柱作伊凉。
暂时流转为风光。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
金钗玉腕泻鹅黄。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很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人生的积极态度。 首句“霜鬓真堪插拒霜”中,作者以花喻人,把鬓角的白发比作可以拒霜的菊花,表现了老年人的风采和魅力。次句“哀弦危柱作伊凉”中,作者以音乐喻情,用哀弦低音和凉意萧索的笛声,表达出一种悲凉凄清的情感。这两句诗意互相对仗,形成一种凄美的意境。 “暂时流转为风光”句,表现出作者对于短暂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享受生命中的美好。 “未遣清尊空北海,莫因长笛赋山阳”两句则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既要有豪放的热情,又要有理智的节制,不能沉溺于悲伤之中,而应该享受生命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人生的积极态度,既有凄美的情感表达,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苏轼的《浣溪沙》的创作背景与徐州的旱灾有关。在宋神宗元丰元年,也就是公元1078年的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领民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他赴徐门石潭谢雨的路上写成的。
相关诗词
  • 1
    [宋]
    西塞山边白鹭飞。
    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 2
    [宋]
    万顷风涛不记苏。
    雪晴江上麦千车。
    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
    尊前呵手镊霜须。
  • 3
    [宋]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