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德有光,慈心摄物。 等冤亲不与较量,混尘俗初无间隔。 熙熙外气融冰谷之春,汪汪乎胸吞云梦之泽。 乐羲皇世,含饴弄孙。 下陈蕃榻,倒屐迎客。 眼睛头烨烨光明幢,脚跟下尘尘清泰国。 卜隣陋巷,慕孔圣人获麟作传之风规。 摵碎明珠,有郁山主骑驴过桥之标格。 诚所谓入廛垂手,我自调心。 继百世凛然,见古道之颜色。 |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道德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描述了作者谦逊的品德和慈悲的心肠,认为冤亲平等,不计较得失,与尘世浑然一体,没有间隔。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性的尊重和关爱。 其次,诗中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宽广和包容,如同融化的冰谷之春,胸怀如云梦之泽般广阔。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高雅之士的敬仰,都体现在这些描述中。 此外,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古圣先贤的敬仰之情,如慕孔圣人获麟作传之风规,有郁山主骑驴过桥之标格。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些古圣先贤一样,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最后,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认为只要内心平静,就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界所干扰。这种态度体现了作者对自我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道德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我修养的追求。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光明和力量,以及对人生的热爱和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