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劝考亭收文公书兼聚书》

孟氏继孔徂,凤鸟竟寂寞。
千年性命传,造化欲废阁。
生人无所之,死者之不可作。
人心万山隔,治统千大落。
天生周与程,得手始撑拓。
百年复考亭,体用遂磅礴。
精密洗粗疏,深厚驱浅薄。
款郤靡不周,混沌元无凿。
谁家不藏书,心目迷博约。
身为行秘书,所迁常迷错。
考亭三十匣,独为百川壑。
万善始有条,列圣元非昨。
千派得一原,灵龟不劳灼。
卷帙浩无边,要处自如跃。
岁月荒苔生,风雨惟丹艧。
翁死六十年,辄起人哀乐。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周、程、考亭(朱熹曾筑室于白鹿洞,教授生徒,世称“考亭先生”)等儒家学派传承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学问精深,影响深远,却历经沧桑的感慨。 首段描绘了孟氏继孔徂,凤鸟竟寂寞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造化的无情。第二段则表达了生者无所适从,死者已不可作,人心隔山隔水,治统千大落的感慨。第三段赞颂了周与程的传承,以及程朱理学的体用磅礴。第四段则描绘了程朱理学对人们的影响,洗去粗疏,驱除浅薄,款郤靡不周,混沌元无凿。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书籍收藏的批评,人们迷失在博约之中,迁徙常迷错。同时,对翁死六十年,辄起人哀乐的现象也进行了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儒家学派传承和学问精深的一种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现实问题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
相关诗词
  • 1
    [宋]
    昨夜梦故人,心颜少欢趣。
    自嗟弃有司,却言归山路。
    君王下明诏,群英翕争赴。
    焦鹏共挥翮,跛鳖亦骋步。
    扰扰天地间,飞鸟不知数。
    何意独萧条,命与时相忤。
    空复蔽马牛,不为匠人顾。
    昔为土中花,行待东风煦。
    今为檐下草,远矣沾秋露。
    老母鬓成丝,寒妻被无絮。
    岁暮多严风,絺綌将焉度。
    觉来不复见,抚枕泪如注。
    安得万顷波,活此舟中鲋。
  • 2
    [宋]
    君不见香山居士居洛阳。
    远借五寺收文章。
    又不见巢父诗卷何所藏,留之天地同久长。
    铸金琢石非不强,金流石泐不可防。
    以人传人策甚良,世人雇未知其方。
    我昔宦游凌大江,年少从君璧一双。
    胜时一咏同一觞,颇亦自愧抢榆枋。
    劫火不肯留青囊,日往月来心不忘。
    大儿南归自五羊,袖中乃有万丈光。
    伏而读之喜量,重到虎踞龙盘乡。
    今年贡舶早放洋,明珠大贝光溢箱。
    答赐不敢烦吾皇,原得君诗归献王。
  • 3
    [宋]
    秋风鵰鹗刷天涯,有底男儿只恋家。
    病后暂收文字眼,焚香清坐看黄花。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