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继孔徂,凤鸟竟寂寞。 千年性命传,造化欲废阁。 生人无所之,死者之不可作。 人心万山隔,治统千大落。 天生周与程,得手始撑拓。 百年复考亭,体用遂磅礴。 精密洗粗疏,深厚驱浅薄。 款郤靡不周,混沌元无凿。 谁家不藏书,心目迷博约。 身为行秘书,所迁常迷错。 考亭三十匣,独为百川壑。 万善始有条,列圣元非昨。 千派得一原,灵龟不劳灼。 卷帙浩无边,要处自如跃。 岁月荒苔生,风雨惟丹艧。 翁死六十年,辄起人哀乐。 |
这首诗是作者对周、程、考亭(朱熹曾筑室于白鹿洞,教授生徒,世称“考亭先生”)等儒家学派传承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学问精深,影响深远,却历经沧桑的感慨。 首段描绘了孟氏继孔徂,凤鸟竟寂寞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造化的无情。第二段则表达了生者无所适从,死者已不可作,人心隔山隔水,治统千大落的感慨。第三段赞颂了周与程的传承,以及程朱理学的体用磅礴。第四段则描绘了程朱理学对人们的影响,洗去粗疏,驱除浅薄,款郤靡不周,混沌元无凿。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书籍收藏的批评,人们迷失在博约之中,迁徙常迷错。同时,对翁死六十年,辄起人哀乐的现象也进行了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儒家学派传承和学问精深的一种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现实问题的思考。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