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人烂醉锦瑟傍,君独醉心编简香。 沉酣骨髓春盎盎,如枕麴蘖罗杯觞。 三万牙签插高架,五千黄卷撑枯肠。 信哉名教有乐地,白首不入无功乡。 |
这首诗的主题是“醉心学问”,表达了作者对醉心于学问的赞美,对名教的肯定,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首句“它人烂醉锦瑟傍,君独醉心编简香”,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他人醉酒于世俗的名利场,而“君”却沉醉于书籍的馨香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醉心学问的赞美。 “沉酣骨髓春盎盎,如枕麴蘖罗杯觞”,进一步描绘了“君”的醉心学问的状态,他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如同枕着麴蘖在罗杯中饮酒,表现了其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 “三万牙签插高架,五千黄卷撑枯肠”,通过数字和形象的描绘,表现了“君”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他插满了三万支牙签的高架上,收藏了五千卷的古籍,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学识丰富,也暗示了他的求知欲望强烈。 “信哉名教有乐地,白首不入无功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名教的肯定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他认为名教是充满快乐的地方,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也不会陷入没有成就的乡里。这体现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学问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醉心学问的赞美和对名教的肯定,同时也体现了其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